无量子解读道德经: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834 更新时间:2020年04月17日11:37:11 打印此页 关闭

【原文】
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①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②:明道若昧;进道若退;夷道若颣③;上德若谷;广德若不足;建德若偷④;质真若渝⑤;大白若辱;方无隅⑥;器晚成;大音希声⑦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夫唯道⑧,善贷且成。

【注释】

①亡:通“无”,没有。

②建言:一说是立言之意,一说是老子所引用的书名,也可能是谚语或歌谣。之:代词,指代下面的话。

③夷:平坦。颣:不平坦,崎岖。

④建:同“健”。偷:懒惰、懈怠之意。

⑤渝:空虚;有假。

⑥隅:角落。

⑦希:无、没有。

⑧唯:只有。

【译文】

上士听到道后,必定立即勤奋去实行;中士听到道后,则将信将疑、犹豫不定;下士听到道后,则会哈哈大笑。如果不被他们嘲笑,那就不足以成为“道”了。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:光明的道看似暗昧;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;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;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;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;刚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样子;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;洁白无暇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了一般;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;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;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,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。道幽隐无声,无名无状。也只有道,它善于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。

【解析】

上一章老子讲了“反者道之动”,论述了道的德行,即循环往复、柔弱顺应。这一章也讲一个“反”字,即道的真正内涵以及发生作用的方式与世俗人们的认识往往相反。

万物是由大道所生的,所以无论何种事物,都应该遵循大道的德行,顺应自然的循环往复,达到无言无为的境界。只有做到这些,我们才能领略到生命的充实和美好,免受来自自然的惩罚。

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”这一章老子重点告诉人们依道修德的具体方法。春秋时期,士人可以分为三等,即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。上士指的是高明的贵族阶层;中士指的是平庸的贵族阶层;下士指的是浅薄的贵族阶层。在本章中,老子也把人类分为上士、中士和下士三个等级。但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三个等级,跟世俗社会中的等级不同,它是就认识水平上的高低而言的。因此,上士也就是悟道较深的人,中士就是对道半信半疑的人,下士就是对道无知的人。由于每个人对道的领悟程度不同,所以就会产生对道的不同看法:上士听人讲道的德行,能够很快领悟到其中的真谛,并将领悟到的道理应用到实践中去,以引导自己的行为,实现个人与大道的和谐统一。中士听人讲大道的德行,不能完全理解到德行的真谛,而且总是半信半疑,不能把领悟到的真谛应用到实践之中,所以这种人是很难做到真正解脱的。至于下士,他们听人讲道的德行,听完后完全否认大道的存在,还会对得道之人进行嘲讽,更不用说运用大道的真谛去指导实践,引导自己的行为了。

“不笑不足以为道。”对于下士的无知和嘲讽,老子表现出极度的宽容。老子认为,如果没有受到下士的嘲笑,大道也就不能称之为大道了。

接下来,老子说明了理由:“明道若昧;进道若退;夷道若纇。上德若谷;广德若不足;建德若偷;质真符渝;大白若辱;大方无隅;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夫唯道,善贷且成。"光明的道就像暗昧一般,前进的道正如后退一样,平坦的道就像凹凸不平一样,崇高的德就如峡谷一般,广大的德看起来像是不足一样,刚健的德好像怠惰一样,纯真质朴的品格就像浑浊一样,洁白无瑕的事物就像含灰纳垢了一般,最方正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没有棱角一样,大型珍贵的器物最后才会完成,最大的声响反而听不到它的声音,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状。这么晦涩难懂的话,谁会理解呢?纵然能理解上面这番话,又有谁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呢?得道之人毕竟是少数,而世界上的人多数是不得道的下士,如果不能宽容地对待他们,那么老子修道义是为了什么呢?因此,老子之所以宽容地对待无知的下士,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悟道和修德的结果。大道可以包容万物,还能成全万物。
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难免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,这些人有的粗俗,有的高雅;有的单调乏味,有的幽默风趣.面对各种各样的人,我们应当如何与他们交往呢?如果自视清高,不与世俗之人交往,一看到他们就冷眼相对,那么自己也将陷入低俗的深渊之中。如果能够做到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,以自己高洁的品行感化低俗之人,使他们慢慢脱离低俗,这才是难能可贵的。因此,怀有一颗包容之心,便是怀抱着无价之宝,我们也将受益无穷。

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颣,土内也。大夷之道,因物之性,不执平以割物,其平不见,乃更反若颣土内也。。大夷之道,因物之性,不执平以割物。其平不见,乃更反若纇图内也。上德若谷,不德其德,无所怀也。大白若辱,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后乃得。广德若不足,广德不盈,廓然无形,不可满也。建德者,因物自然,不立不施,故若偷匹。质真者,不矜其真,故渝。

纇是不平的意思。真正符合道的平坦是依据事物的本性,不拿着统一的标准,去强迫万物符合标准。真正的平是不容易被人看出来的,人们觉得它更像是不平的。有德的人像谷地一样低调,不以他的德为德,不怀有什么目的和想法。深知什么是白,却安守于黑,然后才能得到白。广大的品质看起来还缺少很多,空旷没有形态,没法把它填满。具备刚健品质的人,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,不创造、不施加影响,所以反而像偷偷摸摸一样。品质纯真的人,不以他的纯真为美,不自夸,所以纯真的品质很少表现出来,别人看像是污秽一样。

方而不割,故无隅也。大器,成天下不持全别,故必晚成也。听之不闻名曰希。大音,不可得闻之音也。有声则有分,有分则不宫而商矣。分则不能统众。故有声者非大音也。有形则有分,有分者,不温则凉,不炎则寒。故象而形者,非大象。

方而没有陡峭、明显的折角,所以没有角落。大的器物,能够盛下整个天下,对任何东西也不区别对待,它的形成耗费很长时间,所以说大器晚成。希,是听了但没有听到的意思。大的声音是无法听见的声音,有了声音就与其他声音有了区别,有区别就能够根据它特有的音高来分析它是宫还是商。有了区别、区分就不能统领、包容其他的声音,所以说有声的就不算大的声音。有了形象就有了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,有了不同之处,不是凉的就是温的,不是冷的就是热的。所以能够表现出形态的都不是真正大的形象。

凡此诸善,皆是道之所成也。在象则为大象,而大象无形;在音则为大音,而大音希声。物以之成,而不见其成形,故隐而无名也。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,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德,故曰“善贷”也。成之不如机匠之裁,无物而不济其形,故曰善成。

上述种种伟大的事物都是道产生的。在视觉表现为大的形象,而大的形象是没有形态的;在听觉表现为大的声响,而大的声响是没有声音的。道,事物借助它形成,但是却见不到它的形态,所以是隐藏不见而无法命名。道的给予不是只供人度过艰难时期,而一次获得就足以永远保有道所具备的品质,所以说善于给予。道成就事物不是像机械、工匠那样需要对原料进行修整,道成就事物不是物质方面的,也不局限于事物的形体,而是从本质上帮助完善,所以说善于成就。

苏辙《老子解》

道非形不可见,非声不可闻。不先知万物之妄,廓然无蔽,卓然有见,未免于不信也。故下士闻道,以为荒唐谬悠而笑之;中士闻道,与之存亡出没而疑之;惟了然见之者,然后勤行服膺而不怠。孔子曰:“语之而不惰者,其回也与?”斯所谓上士也哉!古之立言者有是说,而老子取之。

道是没有形态、不可见的,也是没有声音、听不到的。不先知道万物的虚妄,排除干扰,涤清感官,清楚地看到事实,难免会产生怀疑。所以下等的人听到了道,认为是荒诞的而一笑了之;中等的人听到了道,感觉时隐时现,怀疑道是否真的存在;只有清清楚楚地见到道的人努力地去实行它。孔子说:“听我讲话而不怠惰的,恐怕只有颜回一个人吧。”这就是说上士。古人有这样的说法,而老子拿来用。

无所不照,而非察也。若止不行,而天下之速者莫之或先也。或夷或纇,所至则平,而未尝削也。上德不德,如谷之虚也。使白而不受污,此则不屑不洁之士,而非圣人也。广大而不可复加,则止于此而已,非广也。因物之自然而无立者,外若偷惰而实建也。体圣抱神,随物变化,而不失其贞者,外若渝也。

道是在万事万物中都有体现的,而不是需要通过体察来找到的。即便道停止了,天下再快的东西也还是无法超越它。不管是平的还是不平的,道所影响到的地方,都变成平的了,而根本没人去动手削平。具备上等品德的人不自以为有德,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谦虚。使白的东西不受污染,这样做的人都是对不干净感觉不屑的人,而不是圣人。大得不能再大了,所以就此停止,还不是真正的广大。利用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去树立、创造的人,外表看上去虽然怠惰,其实是刚健有力的。体会和抱持神圣的道,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,但是却不失去纯洁的本性,这样的人外表却看起来像脏的一样。

大方无隅,全其大方,不小立圭角也。大器晚成,器大不可近用也。大音希声,非耳之所得闻也。大象无形,非目之所得见也。道之所寓,无所不见。凡此十二者,皆道之见于事者也。而道之大全,则隐于无名,惟其所寓,推其有余,以贷不足,物之赖之以成者如此。

成全大方,而不去建立小的角落。大的器物不能指望很快地派上用场。大的声响不是耳朵所能听见的。大的形象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。道在万物中都有存在、作用和体现。上面说的十二种事物,都是道在具体事物的具体体现。而道的整体则隐藏而无法言说,只能见到它所影响的具体事物。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,万物依赖它而形成的道就是这样运作的。

上一条:无量子解读道德经:第四十二章 或损或益 下一条:无量子解读道德经: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